58. 杀鱼的第五十八天
劈成两半的蟹,沾上一层豆粉防止蟹黄飘散,接着便可入油锅小火慢炸。
灰青色的蟹壳遇热迅速化为明媚的橘红色,与此同时,独属螃蟹的鲜香随着烈油慢慢挥发飘散。
平安小心地翻动螃蟹,力求使热油浸润内部,将螃蟹炸熟炸透。
随着温度骤升,锅内的清油亦慢慢变为清透的红油。
将炸好的螃蟹控油捞出备用,锅中下入辣酱、豆酱、酱油与蒜、姜片共同煸香,待馥郁香味传出,则入蟹快速翻拌,务必使香辣酱汁均匀裹满蟹身。
见锅中香气四溢,平安撒入紫苏段拌匀,紫苏的清香顿时随着高温锅气渐渐析入蟹肉之中,锅中香味愈发馥郁。
沿锅边倒入黄酒,盖上锅盖焖煮。
待锅内汤汁收至浅浅盖住蟹身,便可抽柴停火,撒上葱花提香出锅。
今日平安并未煮米饭,而是选择了面食。
煮熟的面条出锅过凉水,做出的面条劲道又弹韧。
用油汤汆把雍菜,再炒上一份粉粉糯糯的南瓜,今日的饭食便备好。
清香蟹、香辣蟹、剥壳蟹蒸蛋,三样风味、形态各异的螃蟹小菜热气腾腾上锅。
木头随爷爷做了半晌竹编,这会早已饿得肚子咕咕直叫,他积极地搬好桌椅,摆好碗筷,只待饭菜上桌。
“饿了?”平安笑问。
“没有没有。”木头赶忙摇头,笑着递给她筷著。
平安将调羹放在蟹壳边,顺手手中温酒给爷爷斟上一杯。
“来点?”她抬眸看向木头。
“舍命陪娘子。”木头朝她抛了个媚眼,惹得平安无奈轻笑,他亦随她哈哈大笑。
今日的螃蟹新鲜肥美,清香水煮蟹虽无厚重香料压味,却依旧无腥无膻。
将壳剥开,去掉蟹鳃,便露出齐整的纹理与薄壳的白色蟹肚。
轻轻一掰,雪白的蟹肉便破壳而出,展露出柳芽似的棱角。
丝丝分明的蟹肉乍入口,便回馈给味蕾质朴清甜的回甘。
蘸上少许酸香的蘸水,口感便变得丰富又独特。丝丝绵绵的蟹肉裹挟着咸香清爽的酱汁一并在唇齿之间迸发,这酱汁不但未曾掩盖蟹肉本身的清甜,反而让它的鲜味更上一层楼。
回味间,清甜与酸香在舌尖交织,这味道,只恨不得让人再啖一大口。
只可惜螃蟹再肥,肉也得慢慢品。
倒不如换个口,舀上一勺蟹黄蛋羹,螃蟹的鲜与鸡蛋的鲜在蟹壳内完美融合,成为光滑细腻的蛋羹,化至口中,便是极致的细腻爽滑。
香辣蟹吃起来则更为过瘾,红彤彤的蟹壳上裹满了浓郁的香辣酱汁,轻轻嗦上一口鲜汤,与蟹黄、蟹肉一齐在口中咀嚼,鲜、辣、咸、甜、香各味皆全。
吃完螃蟹,底下的汤汁才是精华。
舀上几勺与碗中的面食拌匀,撒上葱花,一碗鲜透的蟹香葱花拌面便做成。
蟹油蟹黄的鲜香与葱花的荤香在小小的拌面中碰撞,吃上一大口汤汁浓郁的劲道面条,除了主食带来的满足饱腹感外,一家人脑海中便只剩一个字——鲜。
这样绝味的面条,无需其它浇头,便可诱惑人欲罢不能地接连嗦入口中。
吃得满足,平安便执起手中酒杯轻抿小口,与家人畅怀共饮。此时若能有一阵清凉的穿堂风拂过,那便真是人间畅事。
金乌西坠,村中袅袅飘散的炊烟渐渐散去,屋外的小院里,各类虫鸣鸟叫也齐齐上阵。
一只青蛙方才还在欢快地呱呱直叫,转眼间声音却戛然而止。
与此同时,院外传来一阵急速的摆尾摩挲声。
平安听到声音快步往门外跑,却见一条成人手腕粗细的黄褐色花蛇快速藏匿至瓜果花草间。
因着身形粗大,游走间,不少细小的花草皆被它的动作压踏。
爷爷也走到檐下,见着蛇尾,他松了口气,温声拍了拍平安的肩:“别怕,五毒的菜花蛇,是咱的护家蛇。”
木头见状,紧绷的肩背这才慢慢松垮下来,他抬眸打量身侧的爷孙两眼,这才清嗓咳道:“爷爷,咱们回去吃饭吧。”说罢,他松开放在平安腰侧的手,改为拉拽她的手腕。
“吃吧,吃吧。”胡水生笑意盈盈地摆摆手,随即推着两人往里屋走。
正当一家人收拾忙活之时,外边又有人在叫门。
正在院中施肥的爷爷听得动静,提着水瓢将门闩推开。
咬着青瓜的王婶子蹑手蹑脚走近来,转身就将院门关好。
待进了门,她谄笑一声,小声提起话头。
“平安,你说收莲子的事,可做得了数?”她语带狐疑地瞟了平安一眼,视线随即转移至木头和爷爷身上。往常她来串门都爱先虚与委蛇几句,今日遇着钱,终究是忍不住直接开门见山。
“当然。”平安应诺,“我也是替别人收,只是这个莲子得按照我说的标准来,不然我可交不了差。”
听她这般笃定,王婶仿佛见到卖莲子的铜钱正朝她钱袋滚滚而来,她顿时喜笑颜开,一把拉住平安的手:“这个好说,好说。”
有了村人的大力襄助,农闲时节,收莲子之事很快办好。
不足半日,家中便已摆满大大小小的木盆、木桶,堆放好上百斤剥出的深绿莲子。
这莲子剥壳之事,平安当然没想着自家埋头苦干。
正如木头所言,她每回赚的都是辛苦钱,赚不了太多,人也累得不浅。
她反思过后,究其原因。一来她向来是小农思想,只愿自给自足,闷声发财;二来她囊中羞涩,财政确实窘迫,这就导致她心中畏惧风险,舍不得放手请人。自己也被家中琐事、被档口束缚,再难去外边寻觅商机。
捕鱼、摆摊都是赚钱事,可她之前总觉自己独木难支,空有想法,却畏手畏脚。
等她将木头喊到档口,她攒钱的速度便是一月抵上之前三月,手中有了积蓄,平安也敢逐渐放开手脚。
除了辛苦爷爷多做上几个刨莲子的工具,收购来的莲子,平安便按照一文一斤莲子肉的价格请村里人帮工。因着这些人家都卖了不少莲子给她,也就没人嫌弃工价低,做得快的,一日也能顶个小工钱。
玉兰、王婶,还有族里的各路婶婶、堂妹,纷纷加入剥莲子的队伍之中。
木头与爷爷要做的,便是称重、检查莲子肉大小是否合适、表皮是否完整。
剥好的莲子肉需要不少簸箕与空地晾晒,玉兰便让平安将部分莲子晒到她娘家,她剥莲子时顺道照看一二。
两人一块长大,将莲子交给她平安也放心。
接下来两日,村中听到消息的人越来越多,陆续有人上门问平安收不收莲子。
这莲子只要晒得干,保存数月没有任何问题。
检查完莲子成熟度,平安咬咬牙,只要带着莲子上门的,检查合格后,一律收下。
前段时间下了大半月的雨,这段时日反而天天晴好。
虽心中庆幸老天垂怜,看着地面干燥的泥巴,爷爷却忧心起来。
“老天爷不欠账,现在日头多雨水少,怕是会有干旱,到了冬日指不定要下多少冻雨。”
正在装莲子的木头好奇愣住:“真有这样神奇?”
平安轻声一笑:“冬日你就知道咱们这的苦了。”
“哼。”木头傲娇地抬起头,这会都热成什么样了,他才不信这冻雨能有多冷,“我不怕冷。”
平安与爷爷相视一笑,未再言语。
很快便到约定交货的日子,因着与那游商约好的时间是下午,木头也囔囔着要与她一起去。
平安倒也随他,只是他划船速度慢,两人得早些从玉溪镇出发才是。
该说不说,木头这人平日里言语虽有些吊儿郎当,可说过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yd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