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第 24 章
那拉金婵看她一眼,前后不搭调的,到底是去庄子上还是去看粥棚?
正说着话,外面就来了个管事,也是巧了,正好说的就是这粥棚的事儿。
“说是吃死了人……现如今许多百姓正围着那粥棚,要一个说法。”管事满头汗,粥棚是太子妃的名义举办的,虽说各家都出钱了,但太子妃那边是大头,施粥的人也是她来安排的。
现如今出了事儿,一时之间,粥棚那边的人也只想到来雍郡王府求救,毕竟雍郡王那可是太子的左膀右臂。
那拉金婵也明白这道理,瞬间起身:“死了几个人?死的都是什么人?可找了大夫过去?”
“死了四个人,三个年老的,一个年幼的。”那管事汗水不停,一边举袖子擦汗,一边赶紧回话:“奴才来的时候,已经让人去请了大夫了。”
那拉金婵先叫了春华:“你在府里照看着,二格格若是撑不住,就让人先将她送回去。李氏什么时候开口了,什么时候送回去。夏荷,你再去叫个小太监,往衙门给郡王送个信儿。秋霜,叫几个侍卫来。”
众人忙活开来,那拉金婵大踏步出门,连看都没看一眼跪在院子外面的李氏,直接带着人往粥棚那边去。
因着流民不许进京,所以粥棚也是设在城门外。怎么说呢,其实施粥这事儿,也算是有康熙的默许,灾民不能进城是怕引起京城内里混乱,万一有逆贼藏在其中,出了乱子,京城里怕是得许多人遭殃。
但到底是大清子民,又是灾民,当真不管,又有碍名声。所以,用施粥来暂且稳住人,配合着老八在那边赈灾,朝廷再许诺出福利——比如说朝廷免费送粮种,免除三年税等等,将灾民再给引回去,这事儿也就算是完成了。
所以太子妃这个自来稳重的人,也才会领头来办这施粥的事儿。
这本来是经营好了,能为她和太子带来很大好处的事儿,偏偏现在出了事儿。
那拉金婵赶过去的时候,就见许多穿着破破烂烂的人,正围着粥棚在叫喊。
侍卫过去开路,那拉金婵好不容易才算是进了粥棚,两个盛放杂粮粥的木桶已经被人踹翻在地,施粥的人紧紧围成一个圈儿,不让灾民冲进来,地上则是摆放着四具尸体。
大的瞧着有六七十岁,瘦骨嶙峋,只有肚子是鼓胀的。小的那个有三四岁,或许年龄还要再大些,因着饥饿才显得身量小,也是瘦的皮包骨头。
“安静!”有侍卫喊道,灾民看见里面多了个贵妇人,立马就调转过来,冲着那拉金婵问道:“你们这粥吃死了人……”
那拉金婵皱了皱眉,示意了一下侍卫,侍卫立马将刀抽出来:“安静!谁都不许开口!”
那拉金婵心平气和:“首先,死因尚未确定,说是吃粥吃死的,未免结论下的太早。其次,无冤无仇的,我们施粥本也是一片好意,谁会特意来杀死几个灾民?说句不好听的,杀了他们,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她摆摆手:“我知道你们是心有戚戚,怕自己也落这样一个下场。请稍等,我会给诸位一个交代。”
她转头叫人:“今儿粥棚是谁照看?”
后面出来个人,忙行礼:“回四福晋的话,是奴才。”
“这几个人可有印象?今儿可曾来领粥?”那拉金婵又问道,那人苦笑了一下摇头:“奴才记不清,今儿人来人往,从早上到现在,大约有三四百人来,又都是灾民,穿着打扮没什么区别,人也都是黑黑瘦瘦……”
蓬头垢面,脏污难看,谁会特意去分辨一下来领粥的都是些什么人呢?
那拉金婵也不生气,又问道:“这些天施粥用的碗都是他们自己带的吗?”
管事点头:“是,一开始许多人没有碗筷,但不管是用木头挖还是用竹筒,或者用石头,奴才们都给打粥。慢慢的,也有些人开始用碗筷。”
灾民是没有碗筷的,施粥也决不能送碗筷,一旦你送,你就得天天送,每个人哪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yd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