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第五十三章
原本对于堆肥这件事兴趣缺缺的农户们一听说堆肥可以换银子,立马精神一振,竖起耳朵恭听。
“小娘子你给咱们详细说说该怎样堆肥吧。”
王文茵注意到农户们跃跃欲试的眼神,便笑了笑道:“堆肥不像沤肥,沤肥属于速效肥料,一般冬天半个月,至多二十日,夏季只需六七日便可发酵腐熟用于施肥了。堆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至少需要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注1】
说到这里王文茵停了下来,看了看四周,发现大部分的农户眼神里流露出一丝失望的神情。也是,养鸡的话半年就能出货,种地一年四季可以交替种植,轮流收获,而堆肥耗时久就算了,堆出来的肥料也不知该卖给谁去。
现场只有一个叫赵大郎的农户眼神看起来跟其他人不太一样。
赵大郎家中只有三亩薄田,其中两亩卖给了王文茵用来还高利贷,余下一亩收成不高,来年还不知道该种些什么。他不像丁桂会种地,也不如武大娘子会养鸡,唯一的优点是不怕脏不怕苦,既然王小娘子说了堆肥可以换银子,那这活儿他必须争取一下。
“小娘子,我……我……”赵大郎举起手来,身边的人唰一下把目光都转向了他,他有些害臊,但还是硬着头皮自荐:“我不怕脏、不怕臭、不怕累,我没啥本事,小娘子若是觉得我可用,便让我试试吧。”
王文茵给了赵大郎一个鼓励的笑容,转身对众人道:“大家可别小看了堆肥,堆肥用好了不仅可以修复土壤,还能帮鸡舍、猪舍、牛羊棚舍祛除臭味。可以说,堆肥就是有机生态农场的根本。”【注1】
众人将信将疑,堆肥真有王小娘子说的这么神奇吗?他们觉得不可思议,但还是愿意听王小娘子讲讲该如何堆肥。
“堆肥其实不难,就是有点麻烦,需要定期原地翻堆,还需要发酵固化。”王文茵道:“堆肥需要的是树叶、木片、木屑等含有碳的有机原料,这是占比最大的部分。”【注1】
赵大郎心说:这个简单,山上、林子里到处都是落叶,他可以每天带着家里的婆娘孩子一起去收集,要多少有多少。
“其次就是各种食物的厨余和残渣,这些可以向村民收集,也可以去朱仙镇找正店脚店低价回收。”【注1】
有村民提问:“吃剩下的残渣和厨余小娘子真的愿意花钱回收啊?”
“是的。”王文茵肯定道:“大家把残渣和厨余都收集起来,我们定期统一回收。”
村民们喜不自禁,垃圾都能换钱,这钱也忒好赚了吧。
王文茵又强调了一句:“注意啊,是食物的残渣,不是什么垃圾都要,若是混入了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那我们可不能收。”
村民回过神来,感情垃圾还要分类啊。
“第三类原料便是各种动物的粪便混合物。”王文茵接着道:“最后一类是废弃的鱼虾、鱼渣、贝类等,这些也得去朱仙镇上收购,那边有运河,鱼类河鲜买卖频繁,运气好说不定都不要钱。”【注1】
赵大郎一一记在心里,收集这些堆肥的原材料虽然辛苦,好在只是力气活,他脑子不行,身体还挺好。况且家里还有两个能帮忙干活的孩子和一个婆娘,必要时爹娘也能搭把手,一家六口齐上阵,还愁挣不着钱?
王文茵将视线投向赵大郎,“将以上这些堆肥用的原材料都收集起来后便可在有氧的环境下进行混合发酵。”【注1】
“小娘子,啥叫有氧?”赵大郎举手提问。
“问得好!”王文茵很喜欢这样的互动,有助于加深印象,“你们沤肥的时候是不是都要加盖密封?”
赵大郎点头唔了一声。
“加盖密封一是为了减少粪尿发酵腐熟过程中氨肽氮的损失,你们一定想问氨肽氮是什么?这其实就是粪尿发酵腐熟后的产物。二是为了杀死粪尿当中的吸血虫和寄生虫卵,还能防止苍蝇飞虫到处传播。”王文茵解释道。【注1】
“加盖密封沤肥就是在缺氧的环境下进行微生物的分解,所以也叫厌氧发酵。氧气就是咱们每日吸进肚子里的空气,厌氧就是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发酵,这样说大家能理解吗?”【注1】
赵大郎似懂非懂点了点头,反正沤肥就是要加盖子密封,这是他爹告诉他的。
“那么与厌氧发酵相反的就是有氧发酵,也就是说堆肥不需要加盖子密封,可以露天发酵。”王文茵道。
这么一解释大家很快就明白了,沤肥要加盖密封发酵,堆肥可以露天发酵。
不过还是有人提出了疑问:“露天发酵会不会臭死人啊?”
“好问题!”王文茵拍手道:“厨余残渣、废弃的鱼虾贝类、还有粪便都会产生臭味,所以我们的堆肥区选在相对空旷,通风良好的地方。”她指着平面图上一块远离村民屋舍的旱地道。
随后王文茵又将一张堆肥示意图展开来给农户们看,“如果把枯枝落叶干草木屑比喻成含碳的棕色原料,那么厨余残渣果皮树叶还有人畜粪便就是含氮的绿色原料,堆肥便是一层棕色原料一层绿色原料轮番堆叠在一起后形成一个丰富的层次再进行均匀发酵。比如:最下面一层是枯枝、木片,第二层便是厨余残渣,第三层可覆盖落叶、木屑,到了第四层必须是粪便之类的新鲜原料,简而言之就是一层干枯的原料上必须加一层新鲜的原料。”【注1】
图文并茂最是简单易懂,赵大郎很快就理解了堆肥的原理,信心十足点了点头,“原来如此,倒是挺简单的。”
王文茵闻言马上摇头,“堆肥的原理虽然简单,操作起来却一点不省事。首先得把整个堆肥场分批次轮流堆肥,每隔一段时间就轮翻一批,每七日便要将堆肥的样品采集起来,还要亲自用手测试堆肥内部的温度。大约二十日左右便要原地翻堆一次,经过一年发酵的有机肥还要再进行半年的固化才能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yd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