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第二十五章
流民们向王文茵提议先修建米线作坊,因为米线作坊盖好了,他们就能打工挣钱了。虽然住窝棚冷,但也已经住了一段时日,不差这几日。王文茵同鲁大、张二嫂他们商量后,经过全体流民一致同意,决定先修米线作坊。
先前在静缘庵的小灶房里做米线场地有限,人手一多就容易混乱,施展不开来。既然要盖一座全新的米线作坊,王文茵便决定亲自动手设计建筑方案。此外,考虑到坚固耐用的问题,她打算盖砖瓦房,虽然造价成本比茅草屋要高不少,但可以延长屋子的使用寿命,还能抵御自然灾害。
王文茵将作坊设计成一个凹字形的屋群,类似中间正房,两侧偏房那种半合院式的民居。
中间的院子是晒坝,其中一侧偏房用来做泡米、磨浆、脱水等工序;中间的正房内砌一个七星大灶,可以同时容纳七口铁锅,这样就能让三到四人一起制稞、蒸稞、压榨米线;而另一侧的偏房则是将新出炉的米线搓揉、顺丝、裁切,再拆丝。
待这些工序都完成后,便可将米线搬到晒坝上,用竹签串起来平铺到竹篾上晾晒风干。整个工序呈流水线操作,不会因人员交错而造成混乱,既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又能增加米线的产量。
这种半开放式的合院中间和前方都是空地,面向开阔,通风又好,非常适合用来做农家小院。
鲁大看完图纸后跟王文茵提了一个不情之请:“能不能烦请小娘子也帮咱们设计一下茅草屋?我适才去看过了,那几块地基要是拿来盖屋子,东一处西一块的怕是连过人都困难。”
原来里正划给流民的几块宅基地基本都是山脚下的荒地,除了用来建造米线作坊的这块地相对比较平整,其余地基都是高低不平的坎坡地。
王文茵到荒地周围去实地考察了一番,鲁大说的没错,这几块地基狭长不一,大小不等,高低错落,真要在上头盖房子,怕是连通行都是问题。
不过这样的坎坡地也不是没有好处,王文茵想起后世的坡地建筑就是依山而建,将周围的山水风光与人文建筑互相映衬,融为一体,反而比平地住宅更添了一丝趣味。
于是,王文茵便将自己给流民设计的坡地建筑群的规划方案画成了一幅山水图,让陈武转交给文安世,并附上工程材料的预算清单,以便让金主爸爸清楚知道自己的银子到底花在了什么地方。
文安世将王文茵的设计方案拿给祖母文老夫人过目,老夫人边看边赞:“想不到王小娘子不但擅于中馈,还做了一手好画。”
文安世有些哭笑不得:“祖母,这并非是什么山水画,是王小娘子为流民设计的定居建筑群图样。”
文老夫人十分惊讶:“王小娘子居然懂得如何建造屋舍?她究竟是何来历?”
文安世心说:这的确是个好问题。他决定亲自去问问王文茵。
此时,王文茵正跟鲁大、穆叔、张二嫂他们围坐在地上开会,讨论夯地基、买材料的事。她要修的是砖瓦房,需要采购砖石、瓦片、木料和沙子、石灰等建材,这里面有些材料其他人修建茅草房也一样需要,一起采买还能砍价。
穆叔既是木匠,也是掌墨师。“掌墨师”就相当于现代建筑行业的总工程师,负责堪舆选址、项目设计、预算规划、材料组织、掌墨放线、房屋起架、上梁封顶、施工管理等建造工作。【注1】
先头王文茵交给文家的那份建筑造价的预算清单就是总工程师穆叔核算出来的。
不过这些建材丰收村一带是没有的,王文茵让鲁大拨一半青壮年出来跟穆叔一起去朱仙镇上采购砖瓦木沙灰等材料,其余的人则先挖基坑,再将地面夯实填平,这样才能确保盖在上面的房子坚固稳定。
开完会大家分头行动,王文茵还没来得及喝口水润润喉,就看到文安世来了。见他手里拿着自己手绘的那幅规划图,便知道他是为何而来。
“七衙内是想询问关于修房的事?”王文茵说话的声音明显有些暗哑,这一整天折腾下来,嗓子都快冒烟了。
文安世体贴道:“小娘子不妨先喝口水再慢慢聊。”
王文茵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自去倒了一碗水,不顾形象顿顿顿喝干,抬起手背抹去嘴角的水渍,突然想起旁边还有人在,有些不好意思地冲文安世笑了笑。
“七衙内有什么想问的?”
文安世抿嘴笑笑,将那幅规划方案图的卷轴展开:“这是小娘子亲手所绘?”
“正是。”
“可否请教小娘子是从何处学来的有关房屋建筑的相关专业知识?”
王文茵心说,当然是从后世学来的呀,但我说了你能信吗?不过没关系,有现成的话术可以应付你。
“七衙内可曾听说过本朝郊社斋郎【注2】李诫,李明仲?【注3】”
文安世摇头:“不曾听说。”
“那么七衙内可知道编纂《木经》的两浙工匠喻皓?”【注4】
文安世恍然道:“可是被前朝欧阳永叔(欧阳修)相公称为‘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的喻皓?”
“正是此人。”王文茵娓娓道来:“李明仲便是在《木经》的基础上编纂了一部关于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此书涵盖了大宋开国以来百余年间有关建筑的设计标准、规范,材料,施工定额,房屋建筑的等级制度,建筑的艺术形式及严格的料例功限。该书曾因严格的工料限定成为前朝王相公执政期间制定各种财政、经济的有关条例之一,用以杜绝施工过程中的贪污盗窃行径。”【注5】
文安世眼睛一亮:“此书为何名?”
“《营造法式》。”王文茵心说,虽然这本书现在还没正式命名,但我提前预告一下也不算破坏历史进程。
文安世叉手道谢:“多谢小娘子指教。”
“七衙内无须客气,正好还有一事想同七衙内商议。”
“小娘子且讲。”
王文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yd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