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一墩传三代
为何,李平安对于龙州刺史这个职务一点都不慌?
因为龙州很穷,而且经常跟南越人争锋的原因,部落酋长们的武力一日不如一日。
甚至如果朝廷再晚点任命给李平安,可能南越人家自己就把龙州夺走了。
所以,只要运作得当,龙州的僚人不会成为李平安的阻力。
甚至他们无比期盼一个正义的大救星过去。
因为从僚人朴素的认知里,汉人的首领,比起南越人的首领,要是人一些,起码不至于太残忍。
而且,还有一点,外界不太知晓的消息,那就是很早之前,李平安就跟龙州当地的部落建立了联系。
当初李平安在七里堡训练僚人雇佣兵,同时在七里堡周围构建集市的时候,很多僚人闻风而动,跑过来做生意。
龙州那边儿的僚人也过来一些,只是他们的距离相对比较远,运送蔬菜、水果很不合适,因为天气炎热,很多在路上就坏了。
然后见李平安不收这些发蔫的水果,这些来自大山深处的龙州僚人们,一个个又发散思维地弄来了一大堆木材,说是他们龙州的枧木。
别说李平安手下人不愿意买,就连魏尚也不愿意收,因为木材这东西,在岭南又不缺。
所以,当时龙州的僚人,面临着将木材,运回去的悲惨境遇。
当然,还有更残忍的是,他们龙州的粮食,被入境的南越人抢走了很多,而且龙州僚人太多,不擅长耕种土地,大家都没饭吃了。
眼看着龙州的僚人们,一个个无比崩溃,不知道如何才能缓解部落的饥荒问题的时候。
李平安发现,这枧木似乎很不错,圆圆的,可以做砧板。
最后经过李平安和老墨的研究。
得出结论,这木头大概留两寸左右的厚度,就能当砧板使用。
而且这龙州的砧板,色泽润,平滑如镜,木纹坚细。
后续还专门让王果子试验过,连砍几万刀,都不见刀痕。
李平安预估这玩意用个三四十年不成问题,甚至只要保养的好,五六十年都成。
所以李平安不仅帮他们制作产品,还给他们打广告,一墩养三代,人走墩还在。
于是乎,龙州的菜墩子,也就是砧板,在岭南卖
的极其火爆。
而且这玩意真赚钱,一棵树就能生产一大堆砧板。
魏尚还试了试,弄了一大批去北方贩卖。
而当初最不被看好的龙州僚人,因为有拳头产品,在李平安这里生意做得还挺不错,饥荒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所以李平安被任命为龙州刺史,李平安是一点不慌,甚至接连好几日,都暗中带着人手过去调查当地的情况。
有些当地的首领,听说李平安要来这里做刺史,那是夹道欢迎,直接拉着李平安一宿宿的喝酒到天亮。
不过,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李平安被朝廷任命为龙州刺史这件事情,不知道怎么就传到了七里堡老村长的耳朵那里。
这边儿李平安刚带着手下人折返七里堡,就发现老村长站在村口等待。
“三叔,你可算回来了。村长等了您半天了。李鲲这小子从树上跳下来,拉着李平安的手说道。
“在村边儿等我?李平安诧异地看了一眼老村长。
说实话,最近的天气一直非常燥热,拿前两天李平安跟贼人交锋来说,这尸体哪怕是挖深坑掩埋了,不到一天就能闻到臭味。
地里的庄稼,即便是浇灌再多的水,也打卷得厉害。
“嗯!李鲲点点头说道,“茶摊送水过去他也不喝,就一直在村边儿神神秘秘地站着,三叔,是不是有什么大事发生啊?
“这老村长消息倒是挺灵通的。李平安自然猜到了老村长在这焦急等待他的原因,哭笑不得地走过去,同时吩咐道,“阿鲲,去搞点茶水!
这么热的天气,要是中了暑,老年人的身体,可受不了。
“平安.
老村长刚开口,就被李平安打断了。
“叔,我知道你想说什么。龙州我是非去不可的,这对我来说是个机遇,另外被抓的人,他们很可怜,我知道,但是我不会因为此事,就拿钱去补贴他们。
“当然,我也不会说真的坐视不理,毕竟欺负我的工人,就是在打我的脸。
“那些外人都好说,一些被抓走的肉票,顶多是吃点苦头,那么多人,吓死他们,也不敢全都杀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yd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