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小说网
《北宋女子创业记》

45. 第四十五章

王文茵对自己爹娘的印象并不深刻,她是遗腹子,出生在父亲王雱过世后的翌年腊月。父亲过世那年是熙宁九年(1076年),这一年,祖父王安石再次拜相后得不到官家更多支持,加上变法派内部分裂严重,新法很难继续推行下去,而父亲的死又令祖父饱受打击。在极度悲痛之下祖父辞去了宰相之职,外调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注1】

罢相辞官后王安石便再也没有回过汴京,他们一家南迁去了江宁(南京),王文茵便是在江宁出生。父亲去世后没两年,母亲萧氏因思念过度也追随他而去。王文茵四岁那年,祖父母将族亲的幼子过继给父亲为嗣子,取名王棣,王文茵与王棣便是由王安石夫妇抚养长大。【注1】

元丰元年(1078年)正月,王安石晋封舒国公,两年后又晋封为“荆国公”,史称“王荆公”。然而这些虚名于王安石早已如浮云,退休后的他只想远离朝堂纷争,与家人一同度过晚年平静的日子。【注1】

南迁后,王安石在江宁城东门外至蒋山的半道上修葺了一座小院子定居下来,此院距离江宁城与蒋山各半,故命名为“半山园”,王文茵的童年便是在半山园内度过的。半山园名义上是庄园,实则不过是几间用篱笆围起来的矮房而已,连像样的砖瓦院墙都没有,以至于附近的人都不敢相信这园子的主人竟是大宋著名的改革家——宰相王安石。【注1】

在王文茵的记忆里,祖父就是这么一个安贫乐道,对物质没有任何追求的人。他的晚年生活除了著书立说,就是经常带着她们姐弟骑着毛驴四处游玩。在等级分明的封建社会里,王安石是自始至终贯彻众生平等理念的少数另类,他待人没有一丝一毫身份上的优越感,而这一点也深刻影响了王文茵。【注1】

虽然是王安石的嫡亲孙女,但王文茵对王安石的了解非常有限,在她印象里,祖父就是个普通的老人。如果不是穿越去了后世,她大概永远不会知道王安石这三个字对整个大宋朝意味着什么。

从太虚幻境中重生归来后,王文茵便将王安石留下的日记拿出来阅读,结合后世对他的记载,这才清晰地了解到她的祖父——这位宋代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改革家的生平和政治理想。

王安石于庆历二年(1042年)考中进士后,因一句“孺子其朋”惹得宋仁宗不悦,与状元失之交臂,降为第四名。这样的事若是发生在其他进士身上,怕不是要遗憾终身,可王安石非但不以为憾,还主动放弃了京试入馆阁的好机会,自请去鄞县(今宁波)任知县,下基层历练去了。【注1】

士大夫走科举之路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入京当官,而馆职就是升官的一条捷径,清高如司马光都无法拒绝馆职,偏偏王安石就是那个另类。在王安石看来做官就是要做父母官,要下基层跟老百姓深入接触才能体察民情,做出对百姓有利的改革来。【注1】

王安石在鄞县当知县的四年,不但兴修水利、扩办学校,还经常下乡走访,事必亲躬,全面了解老百姓的真实生存状况。通过走访得知,大部分的农户虽然勤勉辛苦,一年到头却攒不下什么粮食,给官府交完税后更是捉襟见肘,连吃饭都是问题,一旦遇上天灾人祸农民就只能靠借贷度日。民间的高利贷,利滚利,农民根本不可能还得清,最后只能卖田卖地,倾家荡产卖身为奴。如此一来地主越来越富,农民越来越穷,国家能收的税也越来越少。【注1】

王安石心里清楚,简单粗暴地干预民间高利贷是不现实的,于是他想了一个新的措施,把县衙能够动用的粮食以远低于高利贷的利息放贷给农户,帮助他们度过危机。这项名为“低息贷粮”的官方放贷模式相当于现代的“低息农业贷款”,也是后来王安石变法政策中的“青苗法”的雏形。【注1】

“低息贷粮”不但解决了老百姓最恐惧的民间高利贷问题,还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也让地方上的粮食储备实现了增值。为了解决农民的粮食产量问题,王安石又带领全县百姓兴修水利,增加农田的灌溉面积,提高了每亩的粮食产量,也为后来的“农田水利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注1】

因在鄞县四年政绩突出,任职期满后王安石晋升为舒州(今安徽潜山)通判,也就是地级市副市长。而王安石本人深受百姓爱戴的父母官声名更是广为传颂,自然也传到了朝堂之上。时任宰相的文彦博出于对王安石的欣赏,想把他破格调入京师,却被王安石以京官收入低为借口推辞了。【注1】

舒州通判任职三年期满后,在偶像欧阳修的推荐下,王安石勉为其难地接受了“群牧判官”的职位。“群牧判官”就是负责管理国家马匹的机构官员,马匹属于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对王安石来说与其在京城里当“弼马温”,不如下去基层干实事,于是干了不到两年他又申请外放,先后担任了常州(今江苏常州)知州和提点江东刑狱。【注1】

王安石多次拒绝朝廷让他入京担任馆职的任命并非是他清高,更加不是因为京官薪水不及地方官高,而是他想通过县、州、路三级地方行政机构的基层岗位实践自己的施政理念,并蓄积力量等候一个最佳时机去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注1】

嘉祐四年,王安石终于等到了一个好机会,他被任命为三司度支判官。【注1】

三司度支是掌管国家预算的机构,这里掌握着国家的财政收支情况。这一次王安石没有推辞,欣然接受了这份新工作。也是在三司度支,王安石与他毕生的政敌司马光成了同事,并由此开启了两人从挚友到死敌,相爱相杀、渐行渐远的政治生涯。【注1】

在担任三司度支判官后不久,王安石便向宋仁宗递交了一封万言奏疏,对北宋愈发严重的“三冗”问题和社会弊病、政治经济危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改革主张。只是有过庆历新政失败的前车之鉴,年事已高的宋仁宗早已失去了改革的动力和勇气,枉费了王安石的一腔热血,这件事到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注1】

嘉祐八年(1063年),宋仁宗驾崩,宋英宗赵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ydxs8.cc】

上一章 目录 停更举报 下一章
小说推荐: 半生不熟 小领主 还爱他! 反派不想从良 非职业NPC[无限] 病美人和杀猪刀 灵卡学院 迷津蝴蝶 大宋市井人家 少女的野犬 和嫡姐换亲以后 在O与A中反复横跳 开局为神子献上名为“爱”的诅咒 从鱼 吃瓜吃到自己死讯 还有这种好事儿?[快穿] 跟全网黑亲弟在综艺摆烂爆红 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 拆迁村暴富日常[九零] 风月无情道 强者是怎样炼成的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姐姐好凶[七零] 肉骨樊笼 动物世界四处流传我的传说[快穿] 草原牧医[六零] 龙凤猪旅行团 生活玩家,但战力爆表 大瑛弟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