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贤妃拿到虞家把柄
“娘娘查到了!”
长乐宫。
侍女灵珑拿着一封密信交到了贤妃手上。
“娘娘咱们府上托人传话
贤妃一身家常软裙斜依在美人榻上正捧着一碗桂圆乌鸡汤百无聊赖地喝着。
自从牵连进芷书见红一事后失去协理之权长乐宫就冷清下来及至封宫调查更是无人进出。
就算后来事情“水落石出”贤妃身上的嫌疑撇清了皇帝也没有将打理后宫的权力交还给她还是让庆贵妃她们几人联合协理。
那天她又从御前被赶走。
宫里人情多冷啊。
就算是昔日花团锦簇众星捧月的贤妃也经不住见风使舵的人太多。昔日热热闹闹的长乐宫就这么门可罗雀起来。
仿佛是随着皇后的倒掉贤妃也跟着没落了。
碗里汤都快要凉了她也没喝下几口。猛然听到灵珑的话整个人立刻振作。
放下碗便撕开信细读。
读完笑了。
嫣红的唇瓣欣喜翘起:“还真是个严重的罪过啊。”
够让虞忠喝一壶的!
镇国公府想做事速度极快。一两日的工夫就找到了虞家一个大错处。
原是前两个月虞家买了块地京郊良田价格便宜算是捡了个大漏。上个月突然有人告到当地县衙说那田产是强买强卖买主威逼利诱卖方才含泪低价卖出祖产。
田地的原主人因为此事郁闷吐血一病不起撒手人寰。撂下孤儿寡母没吃没穿难以度日。孩子的舅舅就一纸诉状告到了官府要为守寡的妹子讨个公道。
结果当地县衙查案潦草定为诬告把告状的当堂打了一顿。这人一瘸一拐回家的路上过河时掉下独木桥淹死了。
家里年迈的老父母悲痛欲绝半个月间相继离世。家里只剩了一个几岁的孙儿本就没娘现在连爹爹和爷爷奶奶都没了成了孤儿。
原土地的女主人孩子的姑姑就把孩子接到家里连带着自家孩子一起养。养不起带着孩子进京卖身为奴成了大户人家的仆人才混上一口饭吃。
于是因为一块地闹得两家家破人亡孤儿寡母成了奴隶。
几人卖身的时候说出自家遭遇一传十十传百街头巷尾老百姓当饭后谈资议论就被镇国公府给查到了。
对于贤妃来说
这不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么!
“没经过信房吧?”
贤妃把信又读了一遍,问道。
灵珑说:“没有,这还是咱们私下的人手带进宫来的。”
贤妃满意点头。
这就好。
宫里的信房,暗地里总是翻看嫔妃们的信件,再伪装成没被拆开的原样封回去,作监督之职。他们有个本事,就是把信封巧妙拆开,再复归原状,跟没被动过一样。
普通嫔妃不知道这宗事。
贤妃却是知道的。以她的势力,自有私下的渠道,能避开信房暗中传递书信口信。
镇国公府这封密信送来,是跟她商量,怎么利用这件事宫里宫外打配合。要将虞侍郎和昭妃压制到什么程度,自己这方会获得什么好处,等等。
贤妃读完烧了信,思索片刻。
低声吩咐灵珑:“告诉府里,尽可能将事情闹大,让虞侍郎的名声越坏越好。”
有这样祸害百姓的娘家,昭妃再受宠,再晋级飞速,也不可能和凤位有关系了。
灵珑应是。
又道:“老夫人也传了话进来,让娘娘您务必小心。府里做事不会留痕迹,老夫人请您和昭妃多多亲热走动。”
贤妃笑笑:“老祖宗毕生谨慎。让人传话回去,就说本宫知道了。”
又问,镇国公在京畿的纠纷,抹平了没有。
灵珑道:“传信的人没说这个。不过,娘娘,这事不是大事吧?当地官府已经查清,咱们国公爷没有强纳那民女,是她自己闹着上吊,怕是想要多讹点银子,结果失手把自己吊死了。前日朝堂上,那些参奏的言官听了这案情,不是也闹不出什么花样了吗?”
贤妃皱眉道:“他们只是一时拿不到更多证据再参奏,但并没善罢甘休。事情大小不要紧,人怎么死的也不要紧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yd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