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岁在甲午
苏清如悄然返回闺房,她抬手褪去那沾染着斑斑血渍的黑色便衣,随手取来一件素色睡袍披上,移步至桌前,身姿僵硬地坐下,目光落在那卷从高长泽处费尽周折得来的卷宗之上。
密道中被尖刺划破的几处创口,此刻仍有丝丝鲜血渗出,殷红之色渐渐洇透睡袍,晕染出片片不祥的红晕。
然苏清如仿若未觉,她的心神,早已被手中的卷宗紧紧攫住。
她伸手翻开卷宗,一页页仔细研读。随着文字在眼前展开,往昔的回忆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当她翻到记录自己前世的那一页时,动作猛地顿住,
“乾和三年,岁在甲午,时维季夏。女相司徽音,夙兴夜寐,殚精竭虑,以匡扶社稷为己任,劳瘁国事,积劳成疾。是年,病笃难愈,薨于京城府邸之内……”
短短数语,便将前世一生匆匆带过。她一字一句读来,眼眶渐渐泛红。
一生磊落,能留清誉,她心中稍感慰藉。
可忆起前世遭奸佞迫害的种种,心中又满是激愤悲戚。
彼时,太尉赵崇礼与吏部尚书孙怀仁狼狈为奸。
赵崇礼凭军权安插亲信,孙怀仁卖官鬻爵,朝堂乌烟瘴气,贤能难进
她精心拟定的选拔人才的科举改良之策,被他们暗中篡改关键条款,使得科举考场舞弊之风盛行,真正有学识的寒门子弟被拒之门外,而那些与他们有利益勾连的纨绔子弟却能轻易中举,混入官场。
这一篡改,不仅破坏了国家选拔人才的公正机制,更让她成为众矢之的,被众多不明真相的人指责。
如今,已是苏清如的她忆起这些,心中满是悲愤。
所谓的“积劳成疾”,不过是那些奸佞为了掩盖罪行,粉饰太平所编造的谎言。她怎会承认这样的死因?
苏清如于昏暗的闺房之中,周身被浓稠的夜色紧紧包裹。
这一世,定要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让害她之人,付出应有的惨痛代价!
时光悄然流逝,不知不觉间,晨曦的微光轻柔地透过雕花窗棂,洒落在屋内。
苏清如不知何时,已然趴在铺满卷宗的桌案之上沉沉睡去。
在那梦境的幽深之处,她再度变回了那个权倾朝野却又命运多舛的女相司徽音。
梦里,司徽音身着一袭庄重华美的朝服,袍上绣着的仙鹤栩栩如生。
她步履匆匆,大步流星地迈进皇帝的御书房。御书房内,香烟缭绕,墙壁上挂着的名家字画,在朦胧的烟雾中若隐若现。巨大的书案上,堆积着如山的奏折。
司徽音难掩心中翻涌的悲愤,她挺直脊梁,朗声道:“陛下,臣有要事启奏!”
“你欲奏何事?”一道略显慵懒却又不失威严的声音从龙椅上传来。
皇帝半倚在龙椅之上,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玉佩,眼神中透着一丝漫不经心。
“臣欲奏……”苏清如刚欲开口,却猛地回过神来。
举目四望,哪还有那端坐在龙椅之上的帝王威严。入目所见,唯有高长泽那满是疑惑之色的面庞,正紧紧地凝视着自己。
苏清如瞬间从恍惚中彻底清醒,警惕地看着高长泽。
她不着痕迹地往后退了几步,手悄然探向腰间,指尖在衣袂间轻轻滑动,那里,藏着一个精巧至极的机关按钮。只要稍有异动,她便能立刻触发机关,护自身周全。
高长泽静静地站在原地,将苏清如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并未做出任何攻击性的举动,只是缓缓抬起手,将一个小巧的膏药盒子轻轻放置在桌上。
将膏药妥帖放置后,他缓缓抬首,目光落在苏清如的睡袍之上。那睡袍上,干涸的血渍已失了鲜活的殷红
“伤口,还望王妃多上些心。”言罢,他深深地看了苏清如一眼,随后,他向着房门徐徐而去,衣袂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摆动,渐去渐远。
恰在高长泽话音落下的刹那,她的指尖不受控制地颤了一下。苏清如望着高长泽离去的背影,一时间,竟有些怔愣。
她的指尖死死扣住机关按钮,高长泽的身影自门口逐渐隐没,直至再无一丝声响,她才松开手指,长舒了一口气。
苏清如走到桌前,目光落在那个膏药盒子上。她犹豫了片刻,终是伸手拿起了盒子。
盒子是用上好的檀木制成,质地温润,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她打开盒子,看着盒中的膏药,心中的敌意稍稍减弱了几分,可警惕依旧未减。
高长泽给自己送来这膏药,恐怕并非真心关切,定是另有图谋。
她坐在床边,开始仔细处理起自己的伤口。
密道中的尖刺划破的伤口虽然已经不再流血,但依旧隐隐作痛。她小心翼翼地揭开睡袍上被血渍粘住的布料,每一个动作都伴随着一阵刺痛。
她强忍着疼痛,将膏药均匀地涂抹在伤口上。药膏接触到伤口的瞬间,一股清凉的感觉传来,疼痛似乎也减轻了许多。
处理完伤口,苏清如重新回到桌前,看着满桌的卷宗,苏清如陷入了沉思。
她必须想一个万全之策,既能借助这份证据扳倒孙怀仁,又能确保自身安危。
她想到了高长泽,或许可利用他与赵崇礼、孙怀仁之间的矛盾,令他们自相残杀。
但她又满心忧虑,唯恐高长泽会趁机利用自己,达成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苏清如正于两难之境中辗转踌躇,恰在此时,紧闭的房门被人以极轻缓的力道叩响。
她大声问道:“来者何人?”
“回禀王妃,是婢子。”门外传来一个丫鬟轻柔的声音,“殿下吩咐,让婢子给您送些早膳过来。”
“既如此,进来吧。”言罢,便静静候着,目光投向那扇紧闭的门扉。
丫鬟轻轻推开门,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托盘上摆放着精致的早膳,有热气腾腾的粥,还有几碟小菜。
丫鬟将早膳放在桌上,轻声说道:“王妃,还请您慢用。”言毕,便转身退了出去。
苏清如看着桌上的早膳,高长泽的这一系列举动,让她满心困惑,实在不敢轻易相信他。
她坐在桌前,吃着早膳。粥的温度刚刚好,入口软糯香甜,但她却尝不出任何味道。
她的心思全然不在早膳上,而是在高长泽和朝堂卷宗上。
苏清如明白,要想揭开真相,扳倒赵崇礼和孙怀仁,就必须从这卷宗入手。而高长泽,无疑是她最大的阻碍,却也是她最大的助力。
如今正是乾和三年,恰逢新科进士选拔。
苏清如起身,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yd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