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疟疾(下)
可能是亏心事做多了,神佛不佑吧。
折腾了一圈各种法师,结果还是疾病缠身的源氏在山间收到了来自内里的信件。
信纸上的茶香让他自恋感慨,不可能会有人拒绝他的情谊,即使是叛逆的碧茶。
一边让良清去和僧侣交涉,以打探清楚那与藤壶女御容貌相似的女童是谁家小姐;一边表情得意,打开这封自以为是胜利标志的信件。
信件主人的汉字措辞优雅,只可惜笔锋过于犀利,缺少当下推崇的女子圆柔之美,不过也不算太过不雅,毕竟“女子才艺最好多有涉猎,但不要就某一道钻研,不然会性情古怪。”
信件里,那位桀骜的碧茶君悉心关怀了他的身体,并极大表达了对他施粥布善一事的敬佩之情,洋洋洒洒,真情流露。
源氏得意地笑了。
下一页他翻开同样用汉字抄写的佛经时,笑容迅速收起,显然是想起了某些不愉快的回忆。不过这份心思已经很难得了。
后面的故事似乎离奇了起来。碧茶那书司的女官居然做起了药司的活计,说起之前曾阅览过唐国的历史,有位几百年前名叫葛洪的大家曾书写《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疗疟疾。
最后又是一层一层的高帽子,直言如果公子愿意帮忙寻找草药,并将方法交给医师们学习,治疗贵族和百姓,一定会使公子的名望更上一层楼,在佛祖前的福德加深,日后百病不侵。
源氏陷入了沉默。
显然,他没有想到对方会如此大胆;而且提出新方法,用在百姓身上,不妥当也没什么事情,可是放在公卿身上,显然要特别谨慎。
但名望提升对源氏确实是不小的诱惑,毕竟因为母亲的出身,他从皇子被降为了臣子,心中自然不甘心。
尤其是现在,正是不到二十,意气风发的年纪,在宫中父皇的宠爱下,什么都敢试一试!
一时间,源氏的神色也郑重了起来,第一次无关风月地想着等回宫后与女子见面。
此时良清回禀,原来那像是樱花一样可爱的小姑娘是藤壶女御的亲侄女,现任兵部卿亲王的女儿,因生母早逝且不被王妃喜爱,由外祖母老尼姑抚养长大,而这山中的僧侣有一位是老尼姑的哥哥,一直庇护祖孙。
尼姑年纪渐长,很担心自己去世后这个对苦难一无所知的孩子的境遇,因而忧心忡忡。
源氏将此事记在心里,嘱咐随从他想与僧侣和尼姑约见。并吩咐良清取来纸笔,他要即刻写信,让良清亲自交给循左卫,不得有误。
这是源氏第一次郑重称呼淑子的职位,而不是他私自想出的名号“碧茶君”。
虽然是春天,确可以被称得上是多事之秋。
藤壶女御突发疾病,回出嫁前的府邸三条院养病,久久未归。
虽然天皇不会委屈自己,身边美貌的采女藏人数不胜数,春日尚侍也在极力争宠,承香殿女御也不时带着孩子帅皇子和他的小弟弟请安,但天皇还是思念光彩夺目的儿子源氏和与桐壶更衣面容相似却出身高贵的藤壶女御,时不时派人问候。
于是,本就不喜这两人的弘徽殿女御更加不满了,经常为难藤壶女御留在宫中的侍女,虽然是小打小闹,可让人不厌其烦。
听说藏司的女官们,就像是和淑子同一日进宫的平少将小姑娘,因为灯火香油的份例,就被夹在两方之间,左右为难。
书司这种地方,弘徽殿女御不会在意。可让淑子为难的,是另一波人马。
因为被源氏追求和御前说书而风头,最近源氏也出宫治病,即使有侍女姐姐的阻拦,送到淑子面前的书信也再次变多了。
有些看似风雅,却连典故都是错的;有的自以为情深,行文却油腻不堪。这哪是真心追求,明明就是猎艳:和源氏公子共享战利品的猎艳!
其中,头中将的情书算是脱颖而出的,虽然淑子一样看不上,但比起其余歪瓜裂枣,已经能拿出去唬人了。
但不知道为什么,头中将的书信,涉及源氏的笔墨很多,在两页的信纸中占比一半,淑子地铁老人手机脸:你到底是在给谁写信?
不能不回复,不然怕这些狂徒继续闯入闺房;淑子只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yd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