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 第 202 章
这个答案,有些古怪。
风承贤可以从中提取到他主要想表达的意思:风宁息的母亲——她名义上的皇祖母陛下,曾经更希望有一个女孩作为后代继承她的皇位,而风宁息不是。所以他继位后,就收养了许多女孩子,从中挑选一个继承人,来完成母亲的心愿。
竟然会想到用这种方式来解决,实在是与众不同……
从普通人的角度来想,正常的解决办法,难道不是她的“皇祖母”自己充盈后宫,等到生了女孩子之后将其作为继承人吗?反正她那时已经是受人爱戴、说一不二的女帝了,完全有这种底气。
再退一步,风宁息想要替母亲完成这个心愿,也可以自己生个女孩作为储君。
但都没有……前一个勤政爱民,直到突发急症去世;后一个至今未娶,路上捡孩子挑储君。
而且听闻风宁息也不是她“皇祖母”亲生的,带回来时已经七八岁的年纪,“皇祖母”说他是遗落在外的皇室血脉,群臣一开始出于各种缘由根本不承认。但因为风宁息长得确实像那位暴政的“皇祖父”,再加上女帝雷厉风行地收拾了那些心怀叵测的大臣,他才被承认是风氏血脉。
这些风承贤都是有所耳闻的。
但她没有想明白,那段话中的因果关系,尤其是那句:“她想要一个女性继承人,但她不会爱一个女性,所以我没办法完成。”
中间那个“‘皇祖母’不会爱一个女性”是什么意思。那样一个愿意造福百姓的皇帝,应当是愿意爱所有人的吧?
那次的对话因为有人来上报政事而不了了之。
直到后来,风承贤无意间看到他桌案上放着的画像,才撞破了某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她忽然意识到他说的“爱”是什么意思。
画中的人可以喜欢任何一个人,喜欢萧梁所有的百姓,但不会爱女性。
而风宁息是个男人。
画中的人可能不会爱他,但他一定爱那个人。
望着画像上一笔一画细致勾勒出的轮廓,那一刻,所有的疑惑都解释通了大半。
难怪他多年来孤身一人,难怪他致力于践行先帝的决策,难怪他总是如此冷漠无趣,徒有一个美丽的皮囊,内里却空荡得像是一具行尸走肉……
因为他爱的人,已经死了很多年。
风承贤回过神时,看见了不知何时站在桌案对面的风宁息。
那天他说,她已经足够强大优秀,有能力做一个好皇帝。
他收起画卷说,他要去找一个人。
风承贤不理解,一个死去多年的人,要如何寻找。
他说,千年万年总会等到的。
然后第二日,风宁息留下了退位的诏书,如同他当初承诺的那般,悄无声息地失去了踪迹。
而风承贤也震惊地发现,有关于他以及往前数十年间的历史,开始变得越来越模糊,无法被记录传承,已有的也在逐渐消失,回归空白。
史书上的记载出现了断层。
就好像着世上从未有过他们的存在,那些怪力乱神之事,也如同往日云烟,消散在世人文字的传承与记录中,到最后只剩下一代代口耳相传、越发偏离事实的奇闻逸事。
风宁息本人也再没有出现在风承贤的面前——直到千年后的今时今日。
看着眼前这个少年模样的人,风承贤忽然意识到,那句“如果非要选的话,她更想要个女孩子”,或许指的是风宁息本人。
如果他可以改变自己的外貌和年龄,那么是否也可以改变性别?
当年那位女帝,或许是希望他变成一个女孩子,留在她身边作为继承人。
而风宁息因为抱有别的想法,无法应允她的要求,选择了成为男孩。但又顾念她的无心之言,最后还是将其实现了。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一切都说得通了。
“所以,父皇,您终于等到那个人了,是吗?”风承贤说完,觉得自己实在是明知故问。
“嗯。”宁息笑了笑,眸中有暖意。
“那就好。”
宁息道:“承贤,那些年辛苦你了。”
她的确成为了一名好皇帝,定国治世安邦。因为本身就经历过苦难,所以更能理解百姓的不易,更明白究竟怎么做,才能让他们过得更好。
功绩卓越,青史留名万民歌颂,就连后来的朝代,都不敢抹黑她,而是以她为楷模。
“你本就聪慧过人,才识出众。当年我的状态实在不好,没能顾及到你,是我的错误。抱歉。”
何止是状态不好,是差点丧失理智。
他其实从来都不在乎什么黎民百姓、基业长存,包括这世上所有的生命,他都不在乎。
风琅玄活着的时候,他被影响着,或许心中还有所触动。
她死之后,除了她残留的余晖,更多的却是厌恶,厌恶她可以为了那些东西牺牲那么多,厌恶她为了那些东西抛弃他。
不止一次想要掀了现世与幽冥的隔阂,毁掉那些烦人的规则,但想起她,又硬生生忍了下来,逼着自己冷静,按照她教导过的道义理论来行事。
好在,所有的耐心都是值得的……
“父皇说得什么话,该是我谢您才对,如果当初没有您,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我。”
她会在此地油尽灯枯,步了先人们的后尘,掩埋进黄土,成为无数被困于此的怨念之一,更不要说成为什么有作为的人了。
说是再生父母也不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yd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