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过年
动员百姓的任务交给了刘览他们,林苏叶则正在府中接待段子翁。
没错,段子翁去了一趟青松县所有村落后,回来了!
林苏叶见他整个人瘦了一圈,面露歉意:“段大哥,对不住,让你这么辛苦了。”
段子翁虽然瘦了些,但精神气十足,他挥了挥手:“没事,不累。”
接着他神色认真道:“对了,此次出行我发现许多村子生活贫苦,一年到头也来不到县城一趟,村民对县衙的一些举措更是一无所知。”
林苏叶垂眸:“我知道,路程远不说,路又难走,他们不愿意进城也能理解。”
段子翁感慨道:“我们开始去他们还挺警惕的,然后经过我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们终于对县衙改观一些了。”
林苏叶看出他眼中的小得意,含笑地附和道:“段大哥的口才一直都是让我们望尘莫及的。”
段子翁“嘿嘿”笑了两声:“客气了客气了,话说回来,我有将修路一事告诉大伙,虽不一定会立马修到他们村子,但总等得到,而且知道县衙在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大家都挺开心的。”
林苏叶抿着唇:“虽然会有点久,但是这路一定会修到他们每个村子的村门口。”
段子翁挠了挠头,表情纠结:“话说回来,这可不是一般的活儿,费钱费时费力,这县衙,有这么多银子吗?”
林苏叶并没隐瞒,爽快摇头:“那肯定是没有的。”
段子翁梗了一下,一言难尽:“那你们准备怎么做?”
他刚还听说县衙要招工,说只要是参与修路的百姓,只要在上工的县衙都包吃喝,这难道不又是一大笔支出吗?
有时候真搞不懂他们怎么想的。
林苏叶歪头:“所以县衙如今需要赚银子呀。”
赚银子?
段子翁低头嘀咕:“靠豆坊?这豆花都被仿制了,还能赚多少银子?”
林苏叶浅笑:“所以年后会卖其他东西。”
段子翁眼睛一亮,探长脖子:“卖啥?我来!”
林苏叶转移话题道:“段大哥,你去跃山村了吗?”
段子翁点头,微微皱眉:“说来这跃山村,也有些奇怪,他们整个村居然不种粮食!”
林苏叶摸了摸嘴角,忍住笑意,状似不解:“哦?那种什么?”
“什么也不种!”段子翁一脸神秘道:“他们居然全村养猪!”
林苏叶歪头:“是吗?”
全村吗?看来孙婶进度很顺利呢!
段子翁连连点头,不可思议道:“你也觉得惊奇吧?真是想不通。”
林苏叶眨了眨眼,问:“那你与他们交流了吗?”
“说了两句。”段子翁眉头皱着:“但他们好像以为我是骗子,不论我说什么都十分敷衍。”
林苏叶“噗嗤”一声笑了,她没再继续逗他,实话告知:“跃山村前些日子我去过,是我让他们养猪的。”
段子翁睁大眼睛:“啊?为何要养猪?”
养猪能有什么收益?
“猪挣来得银子可不会比豆子少。”林苏叶神秘笑道:“这也是我们接下来准备做的买卖,如果快的话,年后你就知晓了。”
临近除夕,段子翁也不打算再出去了,连翎县都不准备回了!
反正他在哪儿都是一个人过年,不知咋回事,如今他感觉在青松县城时自己还自在些,他已经认识了不少人,这次回来好些百姓和他打招呼呢,像回到家乡一样。
不对!
他在家乡翎县也认识不少人,不过都是他一味地阿谀奉承换来的,人家都还不怎么看得上他这个走街串巷的小贩呢!
这般比较下来,青松县更像他的家乡!
段子翁默默决定,年后想办法和林苏叶谈谈话,让他能将户籍转到青松县。
除夕当天,城中张灯结彩,充满了节日的氛围。
林苏叶递给三个丫鬟一人一个红封:“过去一年辛苦你们了。”
林夏难得开玩笑道:“每年就等着小姐您的这红封呢!”
见林夏接了,春儿和冬儿才接过,两人笑容满面:“不辛苦!谢小姐!”
林苏叶又拿出一个递给林夏:“这是给秋儿的,我没想到她这次跟车队去西边会这么久,这都四个多月了,不知道是不是遇到了麻烦。”
他们每次都是两个车队同时出发,她的四个丫鬟基本上每次都会有一人跟队,这次是林夏和林秋外出。
这林夏都回来了,秋儿还没回来,说实话,林苏叶还是有些担心。
林夏微微蹙眉:“按理说应当回来了,不过她也没传暗号回来,想必被什么耽误了。”
他们车队每次外出,都会有一套自己的传话方法,特殊时候,比如危险时候利用起来能让在青松县的他们立马出发援助。
林苏叶轻叹一声:“这通讯落后这么多真的好不方便啊…”
“通讯?”林夏疑惑。
又是个她不知道的词。
林苏叶撑着下巴:“就是我能随时联系到远在外地的你们,就像我们这样面对面说话一样,能实时对话。”
林夏闻言,笑了:“小姐,您在话本子看上看到的吧?感觉像是神仙鬼怪才能做到。”
神仙鬼怪吗?
林苏叶跟着弯起嘴角:“忘了在哪儿看的了,可能是仙界的生活吧。”
因为卫星信号真的是很伟大的工程!这辈子她估计再也看不到了。
三个丫鬟见自家小姐情绪不知为何突然低落了些,她们对视一眼,冬儿嘻嘻笑道:“小姐,要不这红封我帮秋儿姐拿着吧。”
林苏叶轻拍了下她伸出来的手掌:“这银子要是到你手上还能要的回来吗?”
林夏接过红封,看着冬儿笑道:“你的要不我也帮你收着?”
在冬儿手上估计不出七天就能用完。
冬儿吐了吐舌头,抱紧手中的红封,侧身躲过林夏的手,“嘿嘿”一笑:“不麻烦夏夏姐,我自己来,自己来。”
林苏叶被她逗得笑出声。
三个丫头见状,心中松一口气。
这一天林府一早就开始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林苏叶也接过扫帚扫了两下,图个吉利。
接着贴对子、贴窗花、祭祖等事情做完后,也到了年夜饭的时间。
这顿饭秋婶子可谓大显身手,将自己的拿手绝活全都露了一手,什么四喜圆子、清蒸鱼、油焖虾、红烧肉,应有尽有。
林苏叶看着这一桌满满当当的年夜饭菜,有些恍惚,仿佛回到了很久很久之前,她也在春节时给家人做过这些菜。
杜韵跨进餐房,见状愣了一下:“叶儿,怎弄了这么多菜?你父亲又不回来,我们怎吃得完?”
林苏叶上前扶着杜韵的手臂,让她坐到位置上:“这不秋婶图吉利,刚好做了十八个菜吗?”
见杜韵不动筷子,林苏叶歪着头道:“娘亲,要不咱们用公筷夹些吃,这样春儿也能端到她们那边尝尝味道,也不浪费,怎么样?”
因为林府很多家生子,所以每逢过节都是一家人在府中过,为此林苏叶让大厨房给仆人们也备了几桌。
虽然菜色多为素菜,没有她们这么好,但是一家能坐在一起过个热热闹闹的团圆年,氛围还是很不错的。
杜韵闻言笑道:“甚好。”
她和女儿胃口都小,这一桌菜一看就是小厨房她们精心准备的,要是都浪费了岂不辜负了这一桌心意。
林夏和成嬷嬷都了解自家主子口味,两人用公筷将桌上的菜品夹了一些到小碟子里,放到二人面前,其余的则让小厮端到了隔壁的餐房中。
林苏叶和杜韵开始慢慢品尝起菜肴来。
正吃着,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林苏叶好奇地放下碗筷,叫林夏出去查看。
不一会儿,林夏跑回来笑道:“小姐,是街头的杂耍班子路过,正在表演绝技呢,您要不要和夫人去看看?”
林苏叶眼睛一亮,转头看向杜韵:“娘,咱们出去看看吧,好久没看杂耍了呢。”
杜韵本也是个喜欢热闹的人,当下便欣然答应。
此时的青松县街道挂满了红灯笼,这一晚县衙没有宵禁,衙门的衙役全部出动,到街上巡查,毕竟这一晚人流量是全年最多的时候,人来人往,可不能出岔子。
几人来到门口,只见那杂耍艺人正在舞着火圈,周围围满了欢呼叫好的百姓。
杜韵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跟着人群鼓掌。
林苏叶勾着嘴角,想必明年除夕就能看到烟花了,这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
而在青松县外,卖了个把月豆花的庞青雄一家也满脸喜气。
他将从城里买回来的糕点和蜜饯放在桌上。
“爹爹,这都是咱家的吗?”小儿子盯着桌上的点心,嘴角忍不住流着口水。
庞青雄朗声笑道:“自然是咱们的,等一会弟弟们来了,你们一起吃。”
本来今年过年他不打算让大伙来他们来家一起过的,毕竟自己今年也没挣到什么钱,提起来也没脸。
谁知这年前突然有了这般机遇,让他进到城里卖豆花、腐乳,小赚了一笔。
还好这只是他们夫妻俩商量的,还没告诉爹娘和祖母。
这不,前几日,他专门跑了一趟三叔和小叔家,让他们今晚一同来家中过节。
话音刚落,屋外便有了声响,庞青雄转头去看,正是他们两家到了。
三叔比父亲小五岁,有一儿一女,都成家了,儿子儿媳生了一个小孙子,今年四岁。
小叔比父亲小十岁,成亲也要,儿子也才八岁。
两家小孩一见桌上的点心蜜饯眼睛都亮了,连忙挣脱开娘亲的手,上前扒在桌边,眼巴巴地盯着。
庞青雄见状,对自家儿子说道:“桩儿,你们先吃两个点心垫垫肚子。”
庞父招呼着两个弟弟坐到桌前喝茶,两个弟弟对视一眼,大哥家在县丞卖豆花不是什么保密的事,村里许多人家也都知道,大伙私下都在传,说庞老大家结识了贵人。
他们本以为是谣传,就侄子那个茶铺能结识什么贵人?就算是多卖了一样豆花,那又能挣多少?
可如今他们看着桌上的点心,又闻着厨房传出来的肉香味。
心中不约而同想着:看来传言并非谣言!
一刻钟后,赵香茹和庞母将菜端到堂屋桌上。
接着庞母进到屋中扶着孟氏坐到了主坐上,她看着桌上的菜,满意地点了点头:“雄儿家媳妇今日辛苦了,闻着挺香,想必味道也是极好。”
赵香茹含笑道:“祖母夸赞了,我不过多加了些香料,也不知味道如何,味道要是不好的话,请大家多见谅。”
几人客套寒暄了一阵后,三叔家的儿媳最先没忍住:“大嫂,这豆花买卖真的挣钱吗?”
赵香茹微微叹气:“起初是挣的,但是豆花不是什么难的手艺,现在县城里已经有好几家豆花摊子了。”
孟氏之前也不知道这情况,她皱眉:“那你们的生意不是受影响了吗?”
赵香茹点头:“是啊,之前就咱们一家卖,又是新鲜吃食,大伙都来照顾生意,如今有了比咱们更便宜的摊子,他们好些人都不来咱们这了。”
孟氏担忧道:“那要不你们也把便宜些卖吧?”
不然没人买,那不是都烂手里了吗?她可听老大说每次进货都要先付银子的。
庞父庞母平日都在地里,也不懂生意上的事,闻言也十分担忧地看向儿媳。
庞青雄爽朗笑道:“祖母,您不用担心……”
“是啊,祖母。”赵香茹打断丈夫的话,一只手在没人看到的地方用力掐了他一下,示意让他闭嘴,自己接着道:“咱们可不能和其他商贩一样降价,不然最后都是亏本卖了,虽然现在许多客人不在咱们这里买,但是好在相公也相识了不少客人,人家出于情谊都在咱们家吃,这一进一出刚好平衡,不亏,但也没赚什么。”
庞青雄龇着牙揉了揉被掐疼的地方,他搞不懂妻子为何要说的这般隐晦,明明是东家那边不让他们降价的,而且说风险全担,卖不出去的也算东家的,所以他们摊子生意其实并没有妻子说的那么难做。
不过他还是没有说出来,准备晚上再问妻子。
孟氏本来准备明日到村里显摆一番的,如今听了孙媳妇这一番话,哪里还有心情显摆?
她摇了摇头:“不亏就好,我说你们也是,家里也就这点银子,你们还买这么多东西。”
赵香茹给孟氏倒了一碗豆浆,柔声道:“这不想着过年了吗?虽然生意没有这么好,但是大伙好歹辛苦了一年,孩子们也眼巴巴地盼着过年,这买些平日难得吃的小食,大伙都开心。”
孟氏接过碗,顺道拍了拍孙儿媳妇的手:“辛苦你了。”
三叔儿媳皱着眉头,看着孩子们手上的糕点和桌上的饭菜,总觉得这大嫂说的不对劲,这不挣钱她还舍得买这么多?
她眼睛一转,问:“大嫂,这年后你们还种地吗?”
赵香茹愣了一秒,点头:“当然了,这说不定哪天生意就做不下去了,地里的活可不敢丢,怎么了?”
三叔儿媳笑道:“这不怕你和大哥忙不过来吗?我们平日地里的活忙完了也没啥事,如果你们种不过来,我们可以帮忙,或者如果大哥一个人在城里太忙太累的话,他这弟弟也可以去帮帮忙。”
小叔媳妇一听,连忙道:“是啊,我们也没啥事,也能帮帮忙。”
赵香茹怎么会摸不透这两人的想法,她浅笑道:“好,等开春了如果地里忙不过来我让我家小子去找你们。”
孟氏见几人相处和谐,欣慰点头:“就是要这样,虽然你们爹不在了,你们几小子也都成家了,分了家,但日后还是一家人,平日里谁家有困难就要相互帮衬。”
一桌人应道:“是。”
庞青雄看妻子一眼,心道:奇了怪了,妻子都会找人帮忙?她不一直不喜他和叔叔家来往的吗?
吃完饭后便各自回家守岁,孟氏年纪大了,守了一会便困乏了,她挥了挥手:“你们守着,我回屋睡会。”
庞父庞母忙了一天,也有些疲了,两人也回到屋中休息。
等祖母他们和孩子都睡了,庞青雄两人回到房间里,他才将心里的疑问问出来:“你为什么不和大伙说实话?”
赵香茹白他一眼:“我哪里没说实话了?”
庞青雄看了一眼屋外,凑到妻子面前,小声道:“咱们明明挣了不少。”
虽然有人做出来了豆花卖,但是无论品相还是味道都不如他们的,所以不少人吃惯了他家的,尝了两口其他人做的,都又重新回来了,特别是手里有些闲钱的,更是不在乎这一文钱。
所以说实话,多了两家卖豆花的摊子,对他生意影响并不大,每次进的货他都能卖完。
赵香茹用力拍他手臂一下,恨铁不成钢道:“干嘛?想让全村人都知道咱们挣银子了?然后全村人都找你庞青雄介绍买卖,大伙一起卖豆花?”
庞青雄皱眉:“他们不会吧?”
赵香茹冷哼一声:“不会?三叔那儿媳以为我不知道她想什么?不就觉得咱们日子过得好了,想来分一碗羹吗?还帮我种地帮我卖豆花?呸,我怕到时候地都成她家的了!”
庞青雄被她说的一愣一愣的:“那你还和她们有说有笑的?”
赵香茹吃了颗蜜饯,甜地眯起眼睛:“这不是大过年的,而且你祖母和你爹也不想看到咱们闹口角,我顺嘴说两句,这事就过去了。”
庞青雄低头想了想,嘀咕两句:“我总觉得你想多了。”
赵香茹斜眼看他:“哼,你们就是被欺负久了,当初分家我不在,你们才被三叔小叔他们分走大半,祖母还跟着爹。”
庞青雄皱眉:“那爹是老大,祖母跟着咱们不是应该的吗?”
“是应该的。”赵香茹点头:“但是难道他们就不是祖母的儿子了?你说说,我嫁过来快十年了,他们两家有给祖母孝敬钱吗?有提过接祖母去他们那过段时日吗?咱们家最揭不开锅的那段时间,他们有说要帮上一手吗?咱娘那段时间身子不舒坦,咱们又没银子看大夫,咱爹都厚着脸皮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yd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