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打草谷
这个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州司马宇文亮,坐拥如此多的俘虏,严刑拷打之下,这些俘虏肯定是忍不住说一些他们知道的真相的。
虽然宇文亮并没有将真相上书大都督府,但是难免流传出去,让世人知道一些真相。
当然,活字印刷术这个事儿,老百姓是不知道。宇文亮一个糙人,也无法将印刷术和这场战争联系起来。
他觉得,一定是这群豪族疯了,想要拿李平安立威。
让整个定南州知道知道,谁是爷!
他也觉得,这群豪族太过分,所以没有压制流言。
所以,坊间开始流传,这一次,定南州的某些躲在暗处的豪族、士绅,利用各种手段,操纵了被起义军利用的流民,以及南越士兵,甚至于自家的力量,妄图消灭李平安,并且嫁祸南越,
搞得声势浩大,结果却输得一败涂地。
甚至于,刺史府将这场大胜献捷于大都督府,使得整个定南州在岭南诸州扬眉吐气。
李平安暂时脱离了战场,回家休养生息,宇文亮继续折腾俘虏,拿享用不尽的好处,甚至世家都得低头,但有另外一个人,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处于战争状态,那就是捷报之中的另外一个人,尉迟常。
尉迟常也是真的沾了当初送给李家一个校尉的光,可以厚颜无耻的给李平安不停地写信,沟通战术战法,李平安被烦的不行的时候,总归能指点一二。
比如说,这一次的南定州地方上的文武配合,就是一封封书信在交流之中,演变出来的。
再比如说,李平安曾经在书信中,对尉迟常提过的北方的打草谷战法。
既然北方的蛮夷可以肆无忌惮的利用打草谷的战术,对待我们北方的城池,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利用打草谷的战法,对待南越人呢?
起初,对于李平安在信中提到的打草谷这三个字,尉迟常非常的抵触。
因为,他对于南定州兵马的情况非常了解,南定州的府兵、团练,他们存在的作用根本不是用于战斗,而是防范地方老百姓作乱,他们不给自己添麻烦就不错了。
至于打草谷南越北方,更是匪夷所思。
因为大康这些年采取的是被动防御的战法,对于南越并不熟悉,而且地形复杂
,丛林密布,别说打草谷了,别深陷其中,被人家反包围就不错了。
但尉迟常,真的是小瞧了李平安,当李平安一个偷驴战术映入眼帘的时候,他竟然发现,这一切都是可行的。
偷驴的盗贼,深入境内,他们会将南越人的地盘摸得一清二楚。
甚至那座城池,有多少人口,多少富人,多少穷人,存粮有多少,这群盗贼,都能用他们非常职业的眼光,给踩出来。
等到大批量的南越蛮子被召唤入境之后,尉迟常看着手里的地图,感觉自己闭着眼都能将这一次打草谷打通关。
因为本来严密的防线,大量的机动兵力,出现了空虚。
而他尉迟常,是有驴子,有马的。
最主要的是,李平安还给他出了一计。
那就是联合真正有用的帮手,跳出定南州这个小的区域。
偌大的岭南道,可以帮忙的地方还是有一些的。
比如说岭南陈家影响力颇大的羁縻州,再比如说,跟尉迟家交好,或者说本身就有尉迟家旧部从军的一些州,诸如贵州、秀洲、龚州、浔州、象州、柳州。
这些州本身距离南定州不远,且也处于一种灾荒的状态,跑过来联合作训,混口饭吃不过分吧?
所以尉迟常在刚开始入境作战的时候,人手可能不多,但是各种的援兵逐步抵达,尉迟常手头汇集了一支人数超过三千人,且部曲数占比逼近三分之一的精锐部队。
而且,因为部曲较多,所以战马、驴子非常多。
这支三千人的部队,几乎半数以上可以算作骑兵。
尉迟常从未想过,有朝一日,可以打一场如此富裕之仗,所以一狠心,就真的玩的一出攻城略地,大康版本的打草谷。
南越人是真的没有想到,他们调集了精锐,进入定南州的影响会那么大。
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都是第二天天亮了。
城池被焚毁了数座,大量的粮草、铠甲、甚至于囤积起来,准备贩卖到大康的野果子,都被搬运一空。
至于牲畜,别管是属于南越朝廷的,还是老百姓的,一股脑地全都抢走。
战争,没有什么人情味可言。
南越人见到牛羊、粮食、甚至于人口被尉迟常掳走,自然发
了疯地追击尉迟常。
奈何双方在对抗之中南越的精锐部队被抽调得太厉害的一时间纠集起来的士兵战斗力有些太差劲尉迟常在押送物资的途中竟然还能跟他们玩屡战屡胜。
甚至他以抢夺来的牲畜为报酬雇佣贫民为运输物资的辅兵帮他押运抢夺来的物资、牛羊、粮食乃至于金银财宝抽调出更多的精锐部队来隐匿在暗处备用。
南越人不知道这尚未出境的物资是尉迟常的故意跑出来的鱼饵在追击之中往往会被他隐匿的精锐部队偷袭消灭连带着连纠集部队的城镇给搂草打兔子一并收拾了。
南越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ydxs8.cc】